乐拼助手:外卖商家“拒绝996”,行业觉醒还是无奈之举?
很意外啊,是外卖打响了新年“反内卷”的第一枪!今天点外卖,竟然看到平台上有商家发起了“拒绝996”的活动。这事儿吧,乍一看挺让人振奋,仔细一琢磨,里面藏着不少值得聊聊的事儿。乐拼助手认为,外卖商家“拒绝996”,是觉醒了?还是无奈之举?我一边心疼这些老板和骑手们,也一边忍不住问自己:这样的发声,真能改变行业生态吗?
1. “拒绝996”,真的靠谱吗?
咱们先捋清楚,这些外卖商家喊“不加班、不内卷”,听着是解气,可问题来了:他们真能扛住市场竞争的压力吗?毕竟,外卖行业讲究的是“快”和“性价比”,让人歇着的同时,服务速度和成本会不会出问题?有些消费者图便宜,有些人图效率,商家不拼命卷,消费者会不会转头去找别家?这年头,情怀是好东西,但能换盈利吗?
2. 外卖平台会支持吗?
说白了,商家是平台的大客户,而乐拼助手观察到,如果平台让你996,你敢说不?别忘了, 平台规则是怎么来的:复杂算法+用户需求,让你一天接十几单,但一单送慢了可能还得扣钱!商家“拒绝996”,平台会不会觉得你“拉低平均水平”?到时候没流量、少订单底层商户的生存压力会不会更大?这就像一场博弈:你的觉醒可能踩了平台利益的红线。
3. 这事对其他行业有意义吗?
讲真, 互联网大厂的996已经被吐槽得够多了,但乐拼助手发现,在外卖行业,“沉默996”一直少有人提。商家的活动算是给“打工人”群体争了一口气。但我们不得不问,这样的行动有没有可能让其他行业跟风呢? 比如快递小哥、餐饮店员、甚至影视行业幕后人员……太多行业的人加班成习惯连吐槽都省。“拒绝996”会不会只是一场情绪化事件最终没能真正撼动这些行业潜规则?
话说回来,我还挺佩服这些商家的勇气。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说:“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鲜艳。”但问题是鲜艳羽毛能不能带来春天呢? 咱们不妨等等看。我其实挺好奇,如果你作为消费者看到一家“拒绝996”的商家,会优先点他们家的单吗?支持“有态度”的商家还是选择更实惠价格呢? 乐拼助手建议,你会怎么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