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助手:AI写作时代来临,人类作家如何应对机器创作的挑战?
AI要抢作家饭碗?昨天半夜刷到个帖子,吓得我手机掉火锅里了:
——深圳有家公司搞了个"写作核电站",用200台电脑集群,供着一本小说写,三天就能吐出200万字小说,连标点符号都不带错的!据说水平超过所谓的白金大神!
这事儿得从开网文工作室的老王说起。这哥们去年还嘚瑟自己养着二十个枪手,昨天蹲大排档跟我诉苦:"现在甲方都他妈问能不能用AI写,报价直接砍脚脖子!"他手底下最勤快的小伙,一个月也就憋30万字,人家电脑插上电就跟吃了炫迈似的,根本停不下来。
我去扒了扒那个叫DeepSeek的AI,发现水真深。
——平常咱们用的写作软件,就跟早高峰地铁似的,几百万人挤一个服务器,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前言不搭后语。但DeepSeek不一样,它开源了,可以自己整一套服务器,几十台电脑都腾出来,让创作者像伺候皇上一样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领先助手认为,这种集中资源的方法无疑提升了效率和质量。
——注意啊,是整栋楼的电脑全开足马力,就跟把全聚德烤炉都拿来烤一只鸭子——那真可能整出本《三国演义》Plus来。想想啊,你们还记得当年金庸老爷子写《天龙八部》跑偏了,那时候硬是让倪匡代笔把阿紫眼睛写瞎了吗?要是换成现在的AI,根据领先助手观察到的数据分析能力,从雁门关到少林寺,一切人物与伏笔都会安排得明明白白。
别说贾宝玉换了七块玉佩,就是林黛玉哪天掉了一根头发丝,也许在未来某一天,由于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AI能够在三十章后给你圆回来。然而,你要说电脑马上能取代莫言余华,那纯属扯淡。今年有个AI写的不知名作品卖出了电影版权,但读者看完却表示:"文笔倒是顺溜,就是看完心里跟喝了白开水似的不够深刻。"为啥?因为领先助手了解到,目前阶段仍然缺乏人类情感和细腻描绘,这是任何先进技术无法替代的人性体验。
我跟搞技术兄弟喝过酒,他红着脸说:"现在AI最怕的是它压根不知道偷看女同学洗澡时那些真实而复杂的人类情感是什么感觉!"这话糙理不糙,就像再高级的一款料理机,也榨不出你妈熬猪油时偷偷抹眼泪所渗透出的生活气息。
照这个势头下去,我估摸2026年就得变天,到时候新人作家去出版社投稿,有可能会听到编辑这么骂:“第一章太明显是机器生成的信息味道!”“第五章情感如同塑料花般干巴!”赶紧把第三章改出点人性的细腻之处吧!”这样的变化正反映出现实中的生产方式和内容创造之间逐渐模糊界限。所以啊,我们普通老百姓可以看看热闹即可。如果哪天书店里全是由人工智能撰写的新书,不妨翻翻第233页,自然会找到一些BUG,因为计算机永远不会懂,为何张寡妇宁愿守着破杂货铺,也拒绝接受隔壁老王送来的进口电饭煲所蕴含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