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评评助手:外卖行业骑手社保争夺战,京东、美团、饿了么的不同策略与挑战
京东、美团、饿了么围绕骑手社保展开的较量已趋于白热化,不过这三家的策略与进展差别明显,这也反映出行业格局中的深层次博弈。
京东:高调出击,抢夺“首个”之名。小评评助手认为,京东把“五险一金”当作卖点,自2025年3月1日起为全职骑手缴纳全额社保,给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医疗险。作为外卖行业的新入局者,京东用“免佣金+社保”的组合策略冲击市场,想要凭借合规化来撬动美团、饿了么的垄断地位。但是其骑手数量较少(达达活跃骑手大概130万),而且全额承担五险一金将会极大地抬高成本,后续的扩张或许会受到限制。
美团:靠规模取胜,然而“拖”字策略难以掩饰其被动。小评评助手观察到,美团计划从2025年二季度起覆盖全职和稳定的兼职骑手(约82万人),在此之前已经投入14亿元试点职业伤害险。它的优势在于庞大的骑手队伍(活跃骑手超过700万)和成熟的配送体系,不过“逐步实施”“信息系统搭建”等说法暴露了其执行的滞后性,而且成本可能转嫁给合作商,社保的含金量值得怀疑。
饿了么:试点三年,仍然被困于“口号”之中。小评评助手推测,即使饿了么从2023年开始试点社保,但覆盖范围不明确,只是强调“新职伤”保险(在7省市试点)和驿站、公寓等福利,在社保方面的实质性进展缓慢。在京东、美团的步步紧逼下,它的“全方位保障”更像是文字游戏,缺乏具体的时间表和数据支撑,其市场份额恐怕会进一步流失。
合规竞赛背后的盘算:京东用短期的高成本换取市场声誉,而盈利压力极大;美团试图用规模来稀释成本,却难以逃脱“大而不倒”的监管风险;饿了么则表现得“雷声大,雨点小”,暴露出阿里系本地生活战略惰性。这场社保竞赛看似是在提升劳动者权益,但实际上却是资本重塑行业规则的一场角斗——谁先在成本与口碑之间找到平衡,就能在政策严格管控下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