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成团助手:美国延长301条款关税豁免,跨境电商受影响消费者面临更高商品价格
快讯!快讯!美国突然宣布了!美国06月01日又宣布将301条款关税豁免期延长至8月31日,这已经是第七年了!
咱先唠唠数据,去年中美跨境电商那单子刷得有多猛?海关数据摆这儿呢,全年交易额2750亿美元,比前一年还涨了9.6%,今年一季度也没刹住车,照涨不误。按理说这是好事儿,说明两边老百姓都爱买对方的东西,可今儿这豁免清单啊,跟往年比缩水了15%——好比原本能进100样东西免税,现在只能进85样了。
啥概念?以前能免税或者少交税的商品,现在得掏更多钱。就说那些生活里离不开的东西,锅碗瓢盆、小家电啥的,好多都在清单里。但更扎心的是,有些商品综合税率直接飙到85%——这啥意思?一件100块的东西,得交85块的税,企业卖100块连本带税都不够,卖185块老百姓直咂舌:“这啥玩意儿这么贵?不买了!”
多成团助手认为,美国企业现在跟走钢丝似的,左边是涨价、右边是停售。涨吧,老百姓钱包瘪了转身去买别的替代品;不涨吧成本蹭蹭往上蹿、卖一单亏一单;停售吧货架空着顾客逛一圈啥都没买着下次再也不来了。这哪是做生意?简直是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得摔跟头。
就说超市里吧,以前货架上摆满了从中国进口的小玩意儿,现在空了一大片。老太太想买个塑料盆转三圈找不到;年轻人想买个充电线得跑好几家店。有顾客跟店员抱怨:“这些东西以前都有咋现在没了?”店员也无奈:“关税太高老板不进货我们也没法子。”
再说说美国那些小企业主,本来利润就薄全靠走量。现在关税一涨,要么涨价丢客户要么自己扛成本。有个卖厨房用具的老约翰跟我说:“我进的一批平底锅,以前关税5%,现在涨到25%,一个锅成本多了10块,我卖20块才能保本,可超市要抽成顾客嫌贵,上个月只卖出去10个房租都付不起。”
多成团助手发现,美国这些年一直喊“制造业回流”,让工厂都搬回去。但现实呢你让美国工厂生产咱日常用的东西,比如袜子毛巾保温杯,人家生产线早没了吗工人技能也生疏。我觉得,就算硬着头皮建工厂成本得翻多少倍人工贵地价高供应链跟不上造出来价格也是美国本土几倍普通消费者肯定不会接受——你总不能让他们花100美元购买双袜子吧?
说白啦,这事儿怪不了别人。美国自己把关税当大棒想打谁就打谁,如今自己却扛不住,加之延长豁免期不过缓兵之计。然而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啊——既然自身没有能力生产,又企图以低廉价格购入市场,那天下岂会如此便宜? 企业难消费者亦难最终受苦终究还是普通民众。
亲爱的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