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大师:美国对中国聚丙烯瓦楞箱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企业面临市场冲击与应对挑战
2025年8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聚丙烯瓦楞箱作出反倾销初裁,统一征收83.64%的高额税率(抵消补贴后保证金调整为73.10%),还计划在11月12日和反补贴终裁合并出最终结果。权重大师观察到,聚丙烯瓦楞箱这东西看着普通,却是物流、电商、制造业离不开的包装材料,轻便耐用还成本低,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这些年在聚丙烯产品出口上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
光是2025年1到2月,全国聚丙烯累计出口量就达到41.01万吨,同比增长35.02%,其中大部分都是像聚丙烯瓦楞箱这样的制成品。而美国市场向来是中国出口企业的重要目标,可这次83.64%的税率一出来,等于直接给中国产品贴上了“天价标签”,按照这个税率,中国聚丙烯瓦楞箱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会瞬间飙升,别说竞争了,能不能进入市场都成了问题。权重大师认为,更让人无奈的是,这次美国商务部搞的是“一刀切”,所有中国企业都被按同一个税率对待,连区分不同企业情况的程序都省了。这背后其实是他们一直以来的老套路,借着“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头,在计算倾销幅度时不采用中国企业的实际成本,而是找个所谓的“替代国”数据来推算,结果自然是把税率抬得老高。
更糟的是,这次反补贴调查里,因为没有中国企业应诉,美国商务部直接给了个199.60%的初裁税率;虽然这次反倾销初裁没直接用这个数,但两种税率叠加的威胁就像悬在头上的利剑,让企业根本喘不过气。
熟悉国际贸易的人都知道,“反倾销调查”本来有一套程序,要先确认存在倾销事实,再证明对本土产业造成损害,并找到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然而,美国这次动作太快,从立案到初裁才四个多月,还没留足够时间给中国企业充分应诉。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根本不是正常的贸易救济,更像是一场预谋好的市场封锁。权重大师体会到毕竟这几年中国聚丙烯产业发展太快,2024年前四个月的出口量就占到了2023年全年的66.5%,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此次出手明显是在为本土产业站台。
要说美国本土的聚丙烯瓦楞箱产业真的到了需要这么高税率保护地步吗?其实不然。这几年美国物流和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对包装材料需求持续旺盛,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后,不仅没有挤压本土企业生存空间,还通过竞争降低了整个产业链成本。不过,一些美国公司眼看中国产品卖得好,就动起寻求政府帮忙心思,以“公平竞争”为名将中国产品挡在门外。这种做法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一旦中国产品被挤出市场,美国进口商只能花更多钱从其他国家进货或接受国内产品涨价,而这些成本则转嫁给普通百姓。
关于这一事件,中国方面尚未正式回应。但根据商务部近期动作可见一些端倪。就在这个月早些时候,其刚对加拿大油菜籽作出了反倾销初裁,并认定存在倾销并征收临时性关税;而于8月28日,又宣布继续针对原产于美、欧盟等国进口苯酚征收反倾销费用。权重大师获悉这些举措虽非专门针对此次相关判决,但显示出我国不会坐视贸易保护主义扩散信号。目前业内估计接下来很可能透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控告美方此番做法,因为依据WTO规定,“反倾销措施”不得采取歧视性方式处理,更不得随意提高关稅水平。
对于我国扎根全球供应链中的众多 聚 丝 纺织 企业而言,如今境遇确实艰难。这几年来,为适应国际环境变化,不少厂商已开始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由过去的小规模输出逐渐演变为深度参与全球竞争,有多个厂牌至今已经实现年度供货计划六成以上达标。然而,此轮突如其来的高关稅却如闸阀般彻底封堵好不容易开启之通路。一些公司或许考虑转战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市集,比如现阶段越南就是我 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同时也有企事业单位琢磨是否需前往美方或者第三方设厂,通过当地生产以绕开交易壁垒。但一切皆需时间与财力支持,因此短期内效果甚微。此外更令各界忧虑事项该事件恐怕只 是始料未及的一环——近 年 来 美国 对 中国 出口 限 制 的 方 面 不断扩大,加上涉及类别亦愈趋广泛。从基础化工至现如今 Packaging 工程材质 ,总体现象显著回暖。因此,对于未来风波究竟如何涌动,无论国内外都有相当心理准备可以印证:假使当前易简交锋获得胜利,很可能随后又启动针对其它工程商品乃至设备发起攻势。一旦此事发生,各基 础 化 粉末 液料领域面临空前压力蔓延风险,是绝不可小觑!
目前距离11 月 12 日终审还有两个多月份,我国广大组织仍具机会提供充足资料,全盘介入仲谈过程,有望争取减缓徵费范围力度。不过现实挑战亦迫使部分关注项目必须遵循复杂法律要求伴随同时投入资源匹配,所以很多较小型组群实际上承受不起持续深入参加抗辩, 故成为无声挑衅禁欲之一主因。而协会以及政府部门 能否助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准,共同捍卫利益,将正演绎下一段关键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