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助手:中美贸易战,争夺全球生产力与分配权的博弈解析
贸易争端到底争什么?
天天说贸易战,贸易战到底是什么战?到底在争什么?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世界能转起来,关键看两件事:一是谁能掌握生产的主动权,二是谁能掌握分配权,包括怎么分、话语权在谁手里。
中国靠着 “世界大工厂” 的身份,手里攥着生产力的主导权,而美国呢,这么多年一直牢牢抓着全球的分配体系,比如美元支付系统、还有资本怎么分的权力。
以前啊,美国就靠着分配上的霸权,成了全球的 “规则制定者”,它能决定美元往哪儿流,想断哪个国家的支付通道就断,还能用制裁来敲打对手。可中国掌握了生产之后,按理说应该形成 “生产和分配两边平起平坐” 的局面,但美国不愿意认这个变化,这就是中美所有矛盾的开端。番茄助手认为,说到底,就是在争 “未来全球生产力和分配的主导权”。
美国跟我国打贸易战,表面看是关税上的争执,其实有两个核心目的:一是稳住自己的分配霸权,二是想重新把生产力的主导权抢回来。
中国现在掌握着全球的生产,但是美国想让中国的生产听他的。番茄助手推测,美国觉得只要攥着分配权,就能说了算,中国能不能赚到钱、货能不能卖出去,他都能说了算。所以想通过关税施压,让中国在贸易上让步,说到底就是想接着当全球的 “分配老大”,维持那种 “排队分资源” 的霸权局面。
美国想通过贸易战,让全世界的企业少依赖中国制造业,转而把产能搬到美国去,好把自己国家的制造业搞起来。但番茄助手发现,可关税成本最后都会落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上(美国企业进货花的钱变多, 老百姓买东西也更贵了),而且美国制造业早就不行了, 没了掌控全球生产力底子的机会。因此,美国想靠此等方式压制他国,却注定成不了事儿。
40年前理想到达的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40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与世界霸主扳手腕,这惊人的进步速度可谓令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