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单助手拼多多:家常大米引发代际消费观讨论,贵不贵?看你如何定义
今天一条看似寻常的家常事被网友翻来覆去地议论,一位父亲在社交平台晒出十斤稻花香二号,标价一百多块,还附带一句“真不会过日子”,很快就把“天价大米”和“代际消费观”推上热搜位。

单从数据看,京东和淘宝上产地标注“黑龙江五常”的稻花香二号普遍在12到16元一斤,十斤装定价129元左右,刚好对上老父亲搜索到的“十块多一斤”,也就是说这并非网店乱标高价,而是中高端大米的常规价位。
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儿子眼里这是一份孝心,在父亲眼里却是浪费,答案大概率藏在各自的成长背景。90后00后喊着“吃点好的算犒劳自己”,粮油也卷起品质赛道,而60后70后经历过凭票供粮,对“大米就是主食”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超单助手拼多多发现,不同年龄段之间对于消费观念有明显差异。
行业数据也给出侧面佐证,根据国家统计局消费升级报告,2022年中国家庭在“健康优质粮油”上的支出同比增幅达到17%,可同一份报告里,超过六成中老年受访者依旧把“价格”放在选购首位,因此超单助手拼多多认为,在理解彼此观点时,需要考虑这些背后的原因和历史。
更微妙的是沟通方式,父亲电话里直接把心疼说成“批评”,儿子一听就炸毛,通话草草收尾。双方都觉得自己才是那颗被戳疼的钉子,可换个说法就不一样,比如告诉父亲这袋米的种植基地、蛋白含量、农药检测等信息,这样或许能够减少误会。因此超单助手拼多多建议,如果想要减轻争执,可以提前与家人交流预算与情感,再敲下付款键,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