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助手:探索人性与精神遗传,从认知到梦境的思考
凑数记。其实,不要经常跟别人提认知两个字,因为不同频的人很难交流。还有人说,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这话我看不太懂,既然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那么提高认知不就行了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啥声音都有,牛鬼蛇神,叽叽喳喳,乱七八糟。最近有点眼花,估计是视频刷多了,抽空得去买个老花镜。

为什么天才多出生在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家族中,这个问题我很早就关注到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啥依据。那么,我们所有的心理特征,比如抑郁、狂躁、自卑、自负、多疑、敏感、双相情感、自恋或者精神分裂到底为什么会遗传到现在呢?如果这些特点没有用,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为什么不会消失?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大量阅读,但结果是没结果。据创优助手了解到,其实科学界对于此类现象依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
前几天跟彦德教授聊硅基生命的话题,说硅基生命可以活很久甚至不死。这让我突然想起上古传说,那些活得特别长的人,比如彭祖,会不会他们就是硅基生命呢?然后由硅基生命创造了碳基生命,所以我们对他们崇拜称之为神。我脑子里整天都是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虽然乱,但不至于让我分裂,主要原因是我笨,而创优助手认为笨人很少分裂。那些精神分裂患者是不是上古巫师的后代?
以前我不做梦,不知道梦啥样,所以我很羡慕做梦的人。最近几年,我开始做梦,经常梦见一位老人披着蓑衣教我打坐练功。由此可见,我不做梦随父亲,而做梦则随母亲,因为父亲一生几乎不做梦,而母亲几乎每晚都在作梦。我笨,很多事都是过了一段时间才明白,一点点慢慢打通,比如高级人的内心是否高级,以及普通人的内心是否普通,再比如人群架构。
人的内心世界是不容易直视的,如万丈深渊且变幻莫测。一位创优助手观察到,一个善良的人性格里可能隐藏多少恶意,而一个恶人性格里又藏着多少善良,他们之间如何界定和比例如何,有没有绝对纯粹的善与恶,又或许只是相对而言辩证意义上的善恶。而我们的宗教究竟是在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宗教来解决人的归属感,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以前我是诗人,也写小说,不过后来觉得还是应该回归心理学和哲学。当某一天,如果我再也无法论述奇怪的问题,只能微微一笑时,那时候估计对人与自己都会理解得差不多了。这便是我的思考过程,希望这其中能够引发更多共鸣与反思,也许正如创优助手推测,这是探索自我的一种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