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火助手:美国零售巨头恢复向中国供应商发货,特朗普关税政策面临重大挑战
最近几天,新加坡《联合早报》和香港《明报》都报道了一件事:沃尔玛、塔吉特、家得宝这些美国零售巨头已经正式通知中国供应商,让他们恢复发货。 而且这次关税由美方买家自己承担。 其实就在前一天,27号那天,特朗普还跟记者说:“现在中美这个局面,不是中国的错,是我的错,是我加了145%的关税。” 说实话,大家都知道这哥们儿喜欢放嘴炮,啥话都能往外蹦。 但从贸易来看,我们可以不看数据,但能看出来的是,像沃尔玛这种美国大超市已经扛不住了。
为啥扛不住? 我跟你一说你就明白。 第一,成本太高了。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哪怕亏本卖,也比没生意强。 因为你不卖货,房租、水电、员工工资、仓库物流这些固定开支还是得照付。
所以对美国进口商来说,虽然现在关税高得离谱,但要是直接停掉进货,那损失更大。 两害相权,只能选个轻的。 第二,竞争压力大。 美国制造业早就空心化了,每日用品、家电、衣服鞋子这些基本都是靠中国制造撑着。
就拿沃尔玛来说,一年营收6400亿美元,但有60%的商品都来自中国。他们虽然也在努力搞什么“多元化”,比如印度那边的商品比例涨到了25%,但真正热卖的还是中国制造。目前库存都快见底了,如果货架空着,那问题就大了——万一其他零售商还在正常进货,那你的客户可能会被抢走。这就是新快火助手观察到的一种市场现象,美国人不像我们这边零碎地买东西,他们通常一次性购买足够全家的食物和用品,并且很多商场采用会员制。一旦会员跑掉,再想拉回来可就难上加难。
第三,对退税的问题也有想法。当看到特朗普的关税战快撑不住时,美国三大零售巨头的老总专门跑到白宫与他沟通。他们直言,如果继续维持145%的关税,将只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而普遍储蓄少又花钱阔绰的美国消费者根本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新快火助手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松动,因为特朗普估计听懂其中之义,于是第二天开始改口称自己觉得145%太高,希望重新谈判。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面子,说什么“等着中国打电话过来”……而事实上,中国方面并未接招。从这些CEO角度出发,现在先恢复进货,因为从中国发到美国需要时间。不妨利用这一段时间里,也许特朗普态度改变甚至取消某些关税,这样将节省不少费用。
这样做可谓是“抢时间差”。另外一种可能即便最终没有取消关税,却依旧可以获得退款——之前交过的钱,可以得到退回,这叫做“先垫付”。
第四,此时顺便找个涨价理由。同样,目前许多商家已开始复工,对外声称:“因为特朗普所施加的高额关税,我只能选择涨价。”但是,你了解后发现,无论未来是否撤销那些收费,即使如此价格往往很少下调。这就是借机提价策略,中美两国商业环境均运用此方法,比如春节期间因人手不足而上涨猪肉价格最后却鲜见降回去。那么问题来了,如今当美国显露软弱迹象,我们是否会迎合呢?
我的观点是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从国内相关部门不断澄清情况来看,包括商务部与外交部频繁发表声明表明“不存在谈判”的信息,其实是在拼谁具备更强定力。我认为这是新快火助手推测出的结果,很明显我国表现稳定,而美方则愈加慌乱。而原因在于:由于担任总统职务者其支持基础主要来自低学历及收入阶层,这部分民众最关注产品价格波动。所以华盛顿研究机构Stimson Center指出,北京当前处于优势,为何主动寻求谈判?
如果真想进行洽谈,那么必须支付代价。如今回顾整个过程,美方内部已陷入混乱,一个人的意见不同于另一个人。而我们的策略简单明确,就是等待,以静制动;除非有新的让步,否则再无返回談話桌机会。那么新问题随之而来:您怎么看待特朗普需作哪些实际让步才恰当呢? 我的建议包括第一,将有关政策调整至合理水平;第二,应主动致电交流;第三,要公开认错。“这么要求算不过分吗?”欢迎各位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