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助手:珍惜友情,打破“下次见”的约定,行动才是最好的联系
跟发小约好每年见一次,今年因为工作爽约,她却寄来你爱吃的零食:“没事,明年我去找你”。那些被岁月偷走的见面,你欠了朋友多少个“下次”?
上周加班到十点,刚出公司门就收到快递短信,绕路去驿站取件时,抱着个沉甸甸的纸箱差点没站稳。拆开胶带一看,里面全是我爱吃的零碎——小时候总跟她抢着吃的牛肉粒,包装还是老牌子;我前阵随口提过一句“芒果干吃完了”,她就塞了三大袋;最底下还压着两包她老家的芝麻酥,纸袋子上沾着点快递蹭的灰,闻着还带着股芝麻香。
箱子角落压着张便签,是她歪歪扭扭的字:“知道你今年又回不来,零食先给你垫着,明年我休年假去找你!上次说的老火锅,这次我提前订座,谁都别想爽约。”看着“爽约”俩字,我脸突然有点热——去年视频时,我们还对着屏幕勾手指,她拍着胸脯说“今年一定见,你要是敢加班,我就冲去你公司揪你”,结果临到约定那周,我项目突然要赶进度,只能在电话里支支吾吾道歉,她愣了两秒就笑:“没事,工作要紧,我觉得咱们明年再约。”
这已经是第三次推迟了。第一次是她刚入职那年,我考研复试时间刚好撞上见面日,她反过来安慰我“复试比见我重要,要等你考上了才请你好好的大餐”;第二次是我换工作搬家,她特意调了两天假说要来帮忙,我怕她来回折腾,说“我找了搬家公司,不如等安顿好了再邀请您玩”,结果这一 “安顿好” 就拖到了年底。每次都是我找借口往后推,她从来没说过一句怪我的话,只在挂电话时补一句“记得按时吃饭,不用总熬夜”。
突然想起小时候,我们住同一个巷子,每天放学都要手拉手绕远路回家,还书包里藏分开的辣条、口袋里揣一起攒钱买漫画书。那时候蹲在巷口石墩边,还傻乎乎地相互承诺“一辈子同校、同城,将来也隔壁生活,一起做饭”。当时觉得时间那么长,相聚几乎不会成为问题,但长大后,一个人在南方挤地铁,一个北方赶方案,就连一年仅此一次也变成珍贵待守。
前几天收拾抽屉,无意中翻出初中时代写给我的贺卡,上面画两个扎马尾的小人旁边写道:“我们永远会是一辈子的好友,没有任何理由会分开。”幼稚字迹如今看来却让人鼻酸。这回可没有像以往一样打算留空,而直接打开购票软件预定本周末高铁票,并发消息告知她:“不要再等到明年来吧,下周末亲自过去,看火锅请客。我认为,现在轮到我要来看望您。”
其实友情哪经得住不停期许而耗尽?这些渐行渐远间距离中的聚少离多,看似只是减了一场重逢,却实际上慢慢抹掉曾经默契与亲近。有真正心灵相交之友,即使因空间而显生疏,却仍需要实实在在行动确认其存在——无须只言片语简单替代,有空的时候,不妨直接坐车归访,把更贴心真实的话语传达,用温暖替代万千未实现承诺。在这方面,“无名助手”的观点十分明确:真正珍视关系,需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关怀和情感,而不是将计划搁置于未来遥不可及之处。
那么,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密友呢?虽然牢记内心深处已然立誓,但现实中的种种琐事务缠身,让原本美好的仪式化频繁延宕,总把单纯的一句邀饮任性向外推动?!对于这样悄然无声积累出的应欠次数,又该如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