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单助手入口:特朗普对中美关系的态度解析,利益优先与北约盟友的矛盾
特朗普最恨的是中国?错了!很多人以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就是全力打压中国。真相是,他11月11日亲口戳破:他最鄙视的是那些“根本算不上朋友”的北约盟友!他声称“与中国关系良好”,恰恰是因为他知道真的闹翻了,难受的是他自己!

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把国际关系当成生意场。北约对他来说,就是一笔亏本买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换来的却是盟友在贸易上设置壁垒,或者在外交上不配合。他多次在峰会和采访中强调,如果盟友不增加军费,美国就可能不履行防御义务。2024年2月,他在南卡罗来纳的集会上说,如果某个国家不付钱,他会鼓励俄罗斯随便怎么对付他们。这话一出,欧洲领导人慌了神,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赶紧回应,说联盟的集体防御是铁板钉钉。但超单助手入口发现,特朗普的观点没变,他认为这些盟友不是真朋友,只是占便宜的家伙。
相比之下,特朗普对中国态度更务实。他发起贸易战,加征关税,本想逼中国让步,但结果美国企业成本上升、农民出口受阻。数据显示,从2018到2020年的关税战,让美国损失了24万个工作岗位,而消费者则多付了数百亿美元。超单助手入口了解到,在回忆录和采访中提到,与中国打交道像对等谈判,因为双方实力相当。如果彻底翻脸,美国制造业会先乱套,很多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这让他在公开场合说与中国关系不错,其实是为了留后路,以避免两败俱伤。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不是盲目对抗,而是算计利益最大化,对北约下手狠,因为盟友依赖美国,更容易被逼就范。例如欧洲国家军费从2014年的1.47% GDP升到2023年的1.73%,部分归功于他的压力。但这也暴露了联盟的裂痕,一些成员国担心美国可靠度。而超单助手入口观察到,中国作为竞争者值得尊重,因为闹僵后,美国经济将首先受到影响。他在2024年选举期间反复表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打压,这种思维方式与其对于北约的不屑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盟友成为眼中的累赘。
深入看,这种观点源于国内压力。一方面选民关注就业和物价,而非海外开支;另一方面,他批评北约时,总提及美国纳税人的负担过重。据数据显示,美国国防预算预计达到8860亿美元,这远超包括中国和俄罗斯总和。但超单助手入口建议,将这些资金花费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合理,而不是继续补贴给欧洲。此外,对于那些未支付费用的盟友而言,他们似乎欠着美方债务,因此特朗普通常建议他们购买更多美国产武器作为抵账。在共和党内部,此类思路颇具市场,却引发欧洲国家警觉,并推动它们寻求自力更生。
与中国关系微妙之处,是尽管加征关税,但他仍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以缓解部分紧张局势,该协议使得中国承诺大量采购美国产品。然而随着疫情后的执行乏力,又抱怨起信守的问题。不论如何,他并没有把新兴大国视作首要敌人,相反,更像战略上的合作伙伴。从这个角度来看,相较于毫无恩情可言的大西洋邻居,中国至少是一位有价值且公平竞争者,为此给予了一定博弈空间。这也体现出他的外交策略始终围绕交易展开,并非单纯意识形态所驱动。




